错把直肠癌当痔疮,要了多少人的命!
2024-09-18 17:08:19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鼎城区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邢修宇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233

家住双桥坪的李大爷发现自己出现了便血的症状,起初他以为是常见的痔疮,未予足够重视,结果错失了直肠癌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机,等到最终确诊时已至晚期,令人惋惜。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类似的案例,警示着人们出现便血情况,可能预示着有严重疾病,绝不能掉以轻心。


直肠癌与痔疮,两者虽均有便血表现,但其背后的病理机制及症状特征却大相径庭。若能敏锐捕捉以下三大关键差异,或能在疾病早期就将其揪出,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。




一、便血颜色的微妙区别



痔疮所致便血,如同初绽的玫瑰,鲜艳而直接,多为鲜红色,这主要是因为肛门附近的血管破裂所致。相比之下,直肠癌的便血则显得更为深沉与复杂,它源自肠道深处,经过肠道内环境的作用,往往呈现出暗红色或类似果酱的色泽,且常伴随有粘液,这是肿瘤组织坏死、肠道粘膜受损的直观体现。





二、便血形式的显著差异



痔疮患者的便血,往往是在排便后独立呈现,如同细雨点点或泉涌喷射,与粪便清晰分离,常见于粪便表面或便后擦拭的手纸上。而直肠癌的便血则不然,它是肿瘤与肠道内容物交织的产物,形成的是含有粘液的血便,这种混合状态是区分两者的关键线索。




三、大便形态与排便习惯的改变



痔疮作为静脉病变,主要影响肛门局部,对大便的整体形态及排便习惯影响有限。然而,直肠癌作为肠道内的实体肿瘤,其存在会直接挤压、改变肠道结构,导致大便形状变得扁平或带有沟槽痕迹,排便规律也随之紊乱。患者可能会频繁感受到肛门坠胀,便意频繁却又排不出或仅排出少量粪便,这些都是直肠癌特有的警示信号。




早期筛查,守护健康

面对上述种种迹象,任何一项的出现都应引起高度重视。及时前往正规医院,通过简单的粪便潜血试验进行初步筛查,而直肠指检更是直接、有效的诊断手段之一。对于疑似病例,进一步的肠镜检查将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结果。


总之,直肠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。让我们从李大爷的故事中汲取教训,对便血等身体异常保持高度警觉,通过科学的方法及时识别潜在风险,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


科室简介


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拥有一支技术精湛、经验丰富的医师、技师及护理团队,技术力量雄厚,拥有多台世界上最先进的OLYMPUS、PENTAX电子胃镜、电子肠镜及高清内镜系统。


内镜检查项目:电子胃镜检查、电子肠镜检查、无痛胃镜、无痛肠镜、幽门螺杆菌检查(C14呼气试验)、消化道早癌内镜精查


内镜治疗项目:消化道息肉氩气治疗及电凝电切术、消化道出血内镜下止血术(电凝、气、钛夹、药物喷酒、注射)、内镜下粘膜切除术(EMR)、内镜粘膜下剥离术(ESD)、上消化道异物内镜下取出术、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(EVL)、内镜下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栓塞术(ESVD)、食管责门狭窄扩张术、食管支架置入术、胃肠置管术等。


消化内镜中心与消化内科、胃肠外科、肝胆外科、麻醉科及病理科等科室间建立了消化疾病的多学科协作模式,协同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。




责编:邢修宇

一审:胡蔓

二审:刘宏远

三审:姚军 陈世杨

来源:鼎城区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